2025-07-16 13:56:10

清晨的霧氣還沒散,我就被窗臺上的響動驚醒。睜眼一看,阿明正踮著腳往窗臺上擺花盆,青瓷盆里栽著兩株向日葵幼苗,嫩葉上還掛著露水。他見我醒了,手忙腳亂地扶了扶歪掉的花盆:“聽賣花的說,早點種能趕在夏天開花,特意去鎮(zhèn)上捎的。”

我披了件外衣推開門,院里的老槐樹下落了層淺黃的花瓣,阿姨正蹲在石桌邊篩芝麻,見了我就笑:“阿明天不亮就去后山挑土,說圖書館后面的地得松三遍才好種,你看他那鞋上的泥。”

阿明的布鞋果然沾著濕泥,他撓撓頭往廚房躲:“我去燒粥……”話音未落,就被阿姨拽住胳膊,從他衣兜里掉出個紅布包,滾到我腳邊。打開一看,是顆磨得光滑的雨花石,藍白相間的紋路像極了小時候丟在池塘里的那塊。

“去年清塘底時摸上來的,”阿明的聲音從廚房飄出來,帶著點悶,“洗了半年才把泥洗掉。”

種向日葵那天,孩子們?nèi)軄韼兔?。卷頭發(fā)的小男孩非要負責澆水,結(jié)果把自己澆成了落湯雞,丫丫舉著小鏟子在旁邊指揮:“明叔說要離根三寸才不會爛根!”阿明蹲在地里刨坑,我往坑里撒底肥,指尖碰到他手背時,兩人都愣了一下,又像小時候那樣同時縮回手,卻在抬頭時撞進對方眼里的笑。

圖書館的玻璃柜里漸漸多了些東西。有孩子們撿來的彩色石子,有我回城時帶的舊書簽,還有阿明翻出的鐵皮餅干盒,里面裝著當年我畫砸了的涂鴉——畫里兩個歪歪扭扭的小人,一個舉著蘆葦,一個捧著彈珠。

“本來想扔了的,”阿明指著畫角落的日期,“那天正好是你走的前一天,舍不得了。”

入夏時向日葵長得比人高,花盤沉甸甸地朝著太陽。桑葚也熟了,紫黑的果子掛滿枝頭,孩子們挎著竹籃在樹下蹦跳,阿明搬來梯子站在上面摘,我在下面接,偶爾有熟透的果子掉下來,砸在他草帽上,滾落到我手心里。

“你看這顆,”我舉起顆最大的,“比小時候搶你的那顆還甜。”他低頭時,陽光從花盤間隙漏下來,落在他睫毛上,像撒了把金粉:“那時候故意讓你搶的,知道你不好意思自己摘。”

螢火蟲最多的夜里,我們又去了池塘邊。孩子們發(fā)明了新玩法,把螢火蟲裝進玻璃瓶,做成燈籠掛在蘆葦叢里。卷頭發(fā)的小男孩舉著燈籠跑過來,照亮了阿明手里的東西——是本新的筆記本,封面上畫著向日葵和桑葚樹。

“接著記呀,”他把筆記本塞進我手里,“以后村里的事,咱們一起記。”我翻開第一頁,他已經(jīng)寫了一行字:“今日,阿晚說向日葵的花盤轉(zhuǎn)得比鐘表還準。”

風(fēng)拂過稻田,吹得向日葵花盤沙沙響,像是在數(shù)著日子。圖書館的燈亮到很晚,有時是我在整理新書,有時是阿明在修補舊書架,偶爾抬頭,總能看見對方眼里的光,比窗外的星光還要暖。

深秋收稻子時,孩子們比賽誰割的稻穗直,阿明站在田埂上吹蘆葦哨子當裁判,我坐在稻草堆上看,忽然發(fā)現(xiàn)他吹的調(diào)子,和小時候哄我別哭時一模一樣。

“你還記得這哨子聲?”我朝他喊。他停下哨子,晚霞落在他肩頭:“記著呢,那時候你摔了跤,非得聽這個才肯起來。”

冬天第一場雪落時,我們在圖書館生了火爐。阿明翻出那本詩集,坐在爐邊念給我聽,讀到當年贈我的那首,聲音忽然輕了:“其實后來練了好久,就想等你回來,讀得好聽點。”我靠在他肩上,聽著窗外的雪聲,忽然明白,原來最好的等待,從來不是獨自守望,而是當那個人回來時,你發(fā)現(xiàn)他為你留住的,不只是回憶,還有往后余生的,每一個尋常日子。

爐火噼啪響著,把兩個影子投在墻上,像極了筆記本里那兩個歪歪扭扭的小人。而窗外的雪,正一片一片,輕輕蓋在向日葵的根須上,蓋在桑葚樹的枝椏上,像在為來年的春天,悄悄寫著新的序言。

第8章 阿明的筆記本

清晨的霧氣還沒散,我就被窗臺上的響動驚醒。睜眼一看,阿明正踮著腳往窗臺上擺花盆,青瓷盆里栽著兩株向日葵幼苗,嫩葉上還掛著露水。他見我醒了,手忙腳亂地扶了扶歪掉的花盆:“聽賣花的說,早點種能趕在夏天開花,特意去鎮(zhèn)上捎的。”

我披了件外衣推開門,院里的老槐樹下落了層淺黃的花瓣,阿姨正蹲在石桌邊篩芝麻,見了我就笑:“阿明天不亮就去后山挑土,說圖書館后面的地得松三遍才好種,你看他那鞋上的泥。”

阿明的布鞋果然沾著濕泥,他撓撓頭往廚房躲:“我去燒粥……”話音未落,就被阿姨拽住胳膊,從他衣兜里掉出個紅布包,滾到我腳邊。打開一看,是顆磨得光滑的雨花石,藍白相間的紋路像極了小時候丟在池塘里的那塊。

“去年清塘底時摸上來的,”阿明的聲音從廚房飄出來,帶著點悶,“洗了半年才把泥洗掉。”

種向日葵那天,孩子們?nèi)軄韼兔Α>眍^發(fā)的小男孩非要負責澆水,結(jié)果把自己澆成了落湯雞,丫丫舉著小鏟子在旁邊指揮:“明叔說要離根三寸才不會爛根!”阿明蹲在地里刨坑,我往坑里撒底肥,指尖碰到他手背時,兩人都愣了一下,又像小時候那樣同時縮回手,卻在抬頭時撞進對方眼里的笑。

圖書館的玻璃柜里漸漸多了些東西。有孩子們撿來的彩色石子,有我回城時帶的舊書簽,還有阿明翻出的鐵皮餅干盒,里面裝著當年我畫砸了的涂鴉——畫里兩個歪歪扭扭的小人,一個舉著蘆葦,一個捧著彈珠。

“本來想扔了的,”阿明指著畫角落的日期,“那天正好是你走的前一天,舍不得了。”

入夏時向日葵長得比人高,花盤沉甸甸地朝著太陽。桑葚也熟了,紫黑的果子掛滿枝頭,孩子們挎著竹籃在樹下蹦跳,阿明搬來梯子站在上面摘,我在下面接,偶爾有熟透的果子掉下來,砸在他草帽上,滾落到我手心里。

“你看這顆,”我舉起顆最大的,“比小時候搶你的那顆還甜。”他低頭時,陽光從花盤間隙漏下來,落在他睫毛上,像撒了把金粉:“那時候故意讓你搶的,知道你不好意思自己摘。”

螢火蟲最多的夜里,我們又去了池塘邊。孩子們發(fā)明了新玩法,把螢火蟲裝進玻璃瓶,做成燈籠掛在蘆葦叢里。卷頭發(fā)的小男孩舉著燈籠跑過來,照亮了阿明手里的東西——是本新的筆記本,封面上畫著向日葵和桑葚樹。

“接著記呀,”他把筆記本塞進我手里,“以后村里的事,咱們一起記。”我翻開第一頁,他已經(jīng)寫了一行字:“今日,阿晚說向日葵的花盤轉(zhuǎn)得比鐘表還準。”

風(fēng)拂過稻田,吹得向日葵花盤沙沙響,像是在數(shù)著日子。圖書館的燈亮到很晚,有時是我在整理新書,有時是阿明在修補舊書架,偶爾抬頭,總能看見對方眼里的光,比窗外的星光還要暖。

深秋收稻子時,孩子們比賽誰割的稻穗直,阿明站在田埂上吹蘆葦哨子當裁判,我坐在稻草堆上看,忽然發(fā)現(xiàn)他吹的調(diào)子,和小時候哄我別哭時一模一樣。

“你還記得這哨子聲?”我朝他喊。他停下哨子,晚霞落在他肩頭:“記著呢,那時候你摔了跤,非得聽這個才肯起來。”

冬天第一場雪落時,我們在圖書館生了火爐。阿明翻出那本詩集,坐在爐邊念給我聽,讀到當年贈我的那首,聲音忽然輕了:“其實后來練了好久,就想等你回來,讀得好聽點。”我靠在他肩上,聽著窗外的雪聲,忽然明白,原來最好的等待,從來不是獨自守望,而是當那個人回來時,你發(fā)現(xiàn)他為你留住的,不只是回憶,還有往后余生的,每一個尋常日子。

爐火噼啪響著,把兩個影子投在墻上,像極了筆記本里那兩個歪歪扭扭的小人。而窗外的雪,正一片一片,輕輕蓋在向日葵的根須上,蓋在桑葚樹的枝椏上,像在為來年的春天,悄悄寫著新的序言。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