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2-14 18:23:47

“目的正是為了將這兩個叛賊誘出。

臨行前,將軍大人特意交代,若兩賊死,其余人等概不追究。”

這句話如同最后一根稻草,壓垮了眾人的心理防線。

“不為叛賊效命!”

此時,牛忠走到了李恪身旁,“殿下,他們似乎停戰(zhàn)了。”

李恪微微一笑,“看來,計謀已得逞。”

“計謀?什么計謀?”牛忠一時愣住。

城頭上傳來了王子虎的聲音。

“牛將軍,卑職王子虎,已將叛賊首領(lǐng)徐嘉、陳海就地正法,請將軍示下!”

李恪放下望遠鏡,看向牛忠。

“如我所料,徐嘉、陳海已伏法身亡。”

聞言,牛忠驚愕。

“這么快就完事了?”莫非是他們的誘敵之計?”

“我不會認錯。”李恪轉(zhuǎn)頭對云圖吩咐:“傳令,打開城門,不得有誤!”

“是。”

牛忠也辨認出了徐嘉和陳海的尸體,抱拳道:“殿下的大恩大德,末將銘記在心,日后若有需要,萬死不辭!”

話落,翻身上馬,疾馳入關(guān)。

李恪瞇眼,看牛忠離去的背影,嘴角勾起一抹笑。

接二連三的人情。

他敏銳捕捉到了牛忠想徹底效忠他的心思。

就差最后一擊了。

想著,李恪跟了進去。

關(guān)內(nèi)。

河洲

牛忠住在此處。

他把千夫長以上級別的將領(lǐng),一并帶了回來。

要徹查叛徒一事。

河州與安州是兩隔壁。

安州水災(zāi)嚴重,城郊遍布流離失所的百姓。

在大唐境內(nèi),若是沒有官方文書,想要離鄉(xiāng)做工,無疑是白日做夢。

無論走到哪,都無人敢雇傭。

但也有人為尋求生機,晃蕩到隔壁城池去討口飯吃。

比如,不少衣衫破爛的安州流民,聚集在河州城外,不敢越雷池一步。

他們形容憔悴,好似油盡燈枯,卻依然維持著一絲氣息。

路過的行人對他們的遭遇,只是唉聲嘆氣。

至于慷慨解囊,施以援手?

那簡直是幻想。

如今大家僅能糊口,自顧不暇,誰又有余力去幫助他人?

看到流民,牛忠嘆息。

他們這群將士還能吃飽飯,妻兒老小能過的滋潤,說真的,虧的都是李恪。

不然,難啊……

他也想過讓李恪幫忙流民的問題,但難以開口。

畢竟,涼城是秘密。

一旦把流民引入涼城做工,人多嘴雜,難保消息不會泄露。

流民的問題,李恪看在眼里。

這些妥妥的全是財富?。?/p>

不過要接納這些財富,得先擴大地盤,徹底吃下涼關(guān)。

入城后。

將軍府。

李恪開始唾沫橫飛,聲情并茂的演戲。

“諸位,今天發(fā)生了這樣的事情,我很內(nèi)疚。

我雖然與陛下斷絕父子關(guān)系。

但陛下也是受奸人蒙蔽,才會如此。

我雖心痛,卻也知道,只有另辟蹊徑,才能鏟除奸人。

但我萬萬沒想到,奸人的勢力竟那么大,連涼關(guān)都有細作……

更是為了除掉我,不擇手段到連累老牛。

我死不足惜,可是,他們不能罔顧大唐存亡,與匈奴勾結(jié)呀!

在皇宮時,陛下總告訴我,大唐的江山,是忠魂筑成的,我們不能讓英雄白死。

直到今天,我才明白,很多英雄都是白死的。

先輩們換來的和平,被奸人如此利用,我深感痛心。

若我查到誰是背后主謀,我會親手殺了他們。

不殺他們,對不起我們英雄先輩,更對不起自己的良心。”

他這話,激起在場眾人共鳴。

陳海等人如此惡劣,給突厥通風報信牛忠離關(guān),之后奪權(quán),簡直禽獸不如。

李恪頓了頓,繼續(xù)道:“士兵為大唐賣命,大唐就要讓士兵無后顧之憂。我雖與陛下斷絕父子關(guān)系,但還是大唐子民。

能者多勞,我會盡我所能解決大唐存在的弊端。

今天起,涼關(guān)內(nèi)所有因傷、病或陣亡士兵及其家屬,都將得到我的照顧。

我會在河州設(shè)百個軒轅農(nóng)場,供傷殘士兵、安州流民,養(yǎng)老、工作。

這里,是他們的最后保障……

士兵偉大,百姓同樣重要。

為大唐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。

沒有大家的支持,大唐無法戰(zhàn)勝敵人。

往后余生,我將致力于為大唐服務(wù)。”

李恪的話,震耳欲聾,在將軍府大堂內(nèi)回蕩。

傳入眾將領(lǐng)耳中,點燃了他們的熱血。

他們沒想到,李恪不僅僅是滿身銅臭味的商人。即便是被誣陷,和皇帝斷絕關(guān)系,他依舊滿門心思為大唐著想,為將士、為百姓著想。

忍不住振臂高呼。

“大唐千秋!”

“殿下,陛下不認你,我們認你!”

哪家沒有退伍或傷殘的戰(zhàn)士?

大唐連年征戰(zhàn),這邊突厥的問題沒有解決,那邊仗著殿下發(fā)明的爆炸箭矢,又和吐谷渾打上了。

雖然武器上是有一定的優(yōu)勢。

可也僅僅只是多了爆炸箭矢,涼城中有的波波沙、AK、燃燒瓶,皇帝一樣沒有。

就這樣,皇帝還以為自己能耐了,昏庸聽信奸人,冤枉三皇子,斷絕關(guān)系。

幸好殿下給自己留了一條涼匆的退路,不然大唐,估計會毀在李二手里。

大唐有撫恤制度,但那筆錢能否真正落入士兵手中,取決于官吏信譽。

現(xiàn)在有李恪在,涼關(guān)上下二十萬兵馬,都將得到保障。

畢竟,涼城的輝煌,在著的人馬,幾乎都見識過,油水也沒少撈。

比起朝廷給的三瓜倆棗,他們更偏向跟隨李恪。

牛忠見狀,深深嘆了一口氣,苦笑。

此刻起,蜀王算是邁出了造反的第一步,估計再也無人能抵擋他的雷霆萬鈞之勢!”

瞧,他剛才說的,寥寥數(shù)語,也沒有華麗辭藻,卻蘊含了無上價值。

他不僅肯定了士兵汗馬功勞,更認可了百姓,同時還承諾了解決問題。

一旦他成就偉業(yè),他將凌駕在皇權(quán)之上,即使是皇帝親臨,也難以更改意志。

牛忠目光鎖定在李恪的身影上,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寒意。

此子,確實令人敬畏。

拉攏士兵和百姓,足以讓他在涼關(guān)穩(wěn)如泰山。

“殿下英明!”

“殿下萬歲!”

歡呼聲此起彼伏。

喬佳兒站在旁邊,綻放出由衷的笑容。

第11章 效忠

“目的正是為了將這兩個叛賊誘出。

臨行前,將軍大人特意交代,若兩賊死,其余人等概不追究。”

這句話如同最后一根稻草,壓垮了眾人的心理防線。

“不為叛賊效命!”

此時,牛忠走到了李恪身旁,“殿下,他們似乎停戰(zhàn)了。”

李恪微微一笑,“看來,計謀已得逞。”

“計謀?什么計謀?”牛忠一時愣住。

城頭上傳來了王子虎的聲音。

“牛將軍,卑職王子虎,已將叛賊首領(lǐng)徐嘉、陳海就地正法,請將軍示下!”

李恪放下望遠鏡,看向牛忠。

“如我所料,徐嘉、陳海已伏法身亡。”

聞言,牛忠驚愕。

“這么快就完事了?”莫非是他們的誘敵之計?”

“我不會認錯。”李恪轉(zhuǎn)頭對云圖吩咐:“傳令,打開城門,不得有誤!”

“是。”

牛忠也辨認出了徐嘉和陳海的尸體,抱拳道:“殿下的大恩大德,末將銘記在心,日后若有需要,萬死不辭!”

話落,翻身上馬,疾馳入關(guān)。

李恪瞇眼,看牛忠離去的背影,嘴角勾起一抹笑。

接二連三的人情。

他敏銳捕捉到了牛忠想徹底效忠他的心思。

就差最后一擊了。

想著,李恪跟了進去。

關(guān)內(nèi)。

河洲

牛忠住在此處。

他把千夫長以上級別的將領(lǐng),一并帶了回來。

要徹查叛徒一事。

河州與安州是兩隔壁。

安州水災(zāi)嚴重,城郊遍布流離失所的百姓。

在大唐境內(nèi),若是沒有官方文書,想要離鄉(xiāng)做工,無疑是白日做夢。

無論走到哪,都無人敢雇傭。

但也有人為尋求生機,晃蕩到隔壁城池去討口飯吃。

比如,不少衣衫破爛的安州流民,聚集在河州城外,不敢越雷池一步。

他們形容憔悴,好似油盡燈枯,卻依然維持著一絲氣息。

路過的行人對他們的遭遇,只是唉聲嘆氣。

至于慷慨解囊,施以援手?

那簡直是幻想。

如今大家僅能糊口,自顧不暇,誰又有余力去幫助他人?

看到流民,牛忠嘆息。

他們這群將士還能吃飽飯,妻兒老小能過的滋潤,說真的,虧的都是李恪。

不然,難啊……

他也想過讓李恪幫忙流民的問題,但難以開口。

畢竟,涼城是秘密。

一旦把流民引入涼城做工,人多嘴雜,難保消息不會泄露。

流民的問題,李恪看在眼里。

這些妥妥的全是財富??!

不過要接納這些財富,得先擴大地盤,徹底吃下涼關(guān)。

入城后。

將軍府。

李恪開始唾沫橫飛,聲情并茂的演戲。

“諸位,今天發(fā)生了這樣的事情,我很內(nèi)疚。

我雖然與陛下斷絕父子關(guān)系。

但陛下也是受奸人蒙蔽,才會如此。

我雖心痛,卻也知道,只有另辟蹊徑,才能鏟除奸人。

但我萬萬沒想到,奸人的勢力竟那么大,連涼關(guān)都有細作……

更是為了除掉我,不擇手段到連累老牛。

我死不足惜,可是,他們不能罔顧大唐存亡,與匈奴勾結(jié)呀!

在皇宮時,陛下總告訴我,大唐的江山,是忠魂筑成的,我們不能讓英雄白死。

直到今天,我才明白,很多英雄都是白死的。

先輩們換來的和平,被奸人如此利用,我深感痛心。

若我查到誰是背后主謀,我會親手殺了他們。

不殺他們,對不起我們英雄先輩,更對不起自己的良心。”

他這話,激起在場眾人共鳴。

陳海等人如此惡劣,給突厥通風報信牛忠離關(guān),之后奪權(quán),簡直禽獸不如。

李恪頓了頓,繼續(xù)道:“士兵為大唐賣命,大唐就要讓士兵無后顧之憂。我雖與陛下斷絕父子關(guān)系,但還是大唐子民。

能者多勞,我會盡我所能解決大唐存在的弊端。

今天起,涼關(guān)內(nèi)所有因傷、病或陣亡士兵及其家屬,都將得到我的照顧。

我會在河州設(shè)百個軒轅農(nóng)場,供傷殘士兵、安州流民,養(yǎng)老、工作。

這里,是他們的最后保障……

士兵偉大,百姓同樣重要。

為大唐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。

沒有大家的支持,大唐無法戰(zhàn)勝敵人。

往后余生,我將致力于為大唐服務(wù)。”

李恪的話,震耳欲聾,在將軍府大堂內(nèi)回蕩。

傳入眾將領(lǐng)耳中,點燃了他們的熱血。

他們沒想到,李恪不僅僅是滿身銅臭味的商人。即便是被誣陷,和皇帝斷絕關(guān)系,他依舊滿門心思為大唐著想,為將士、為百姓著想。

忍不住振臂高呼。

“大唐千秋!”

“殿下,陛下不認你,我們認你!”

哪家沒有退伍或傷殘的戰(zhàn)士?

大唐連年征戰(zhàn),這邊突厥的問題沒有解決,那邊仗著殿下發(fā)明的爆炸箭矢,又和吐谷渾打上了。

雖然武器上是有一定的優(yōu)勢。

可也僅僅只是多了爆炸箭矢,涼城中有的波波沙、AK、燃燒瓶,皇帝一樣沒有。

就這樣,皇帝還以為自己能耐了,昏庸聽信奸人,冤枉三皇子,斷絕關(guān)系。

幸好殿下給自己留了一條涼匆的退路,不然大唐,估計會毀在李二手里。

大唐有撫恤制度,但那筆錢能否真正落入士兵手中,取決于官吏信譽。

現(xiàn)在有李恪在,涼關(guān)上下二十萬兵馬,都將得到保障。

畢竟,涼城的輝煌,在著的人馬,幾乎都見識過,油水也沒少撈。

比起朝廷給的三瓜倆棗,他們更偏向跟隨李恪。

牛忠見狀,深深嘆了一口氣,苦笑。

此刻起,蜀王算是邁出了造反的第一步,估計再也無人能抵擋他的雷霆萬鈞之勢!”

瞧,他剛才說的,寥寥數(shù)語,也沒有華麗辭藻,卻蘊含了無上價值。

他不僅肯定了士兵汗馬功勞,更認可了百姓,同時還承諾了解決問題。

一旦他成就偉業(yè),他將凌駕在皇權(quán)之上,即使是皇帝親臨,也難以更改意志。

牛忠目光鎖定在李恪的身影上,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寒意。

此子,確實令人敬畏。

拉攏士兵和百姓,足以讓他在涼關(guān)穩(wěn)如泰山。

“殿下英明!”

“殿下萬歲!”

歡呼聲此起彼伏。

喬佳兒站在旁邊,綻放出由衷的笑容。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