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放肆,你屢次挑釁朕,當(dāng)真以為朕不敢將你正法?”
李二怒吼。
整個大殿仿佛都在他的怒火中顫栗。
李恪的舉止,在他看來,等同于逼宮。
他猛的拔出天子劍,沖下去,指向李恪。
逼人的劍氣,令四周空氣都似乎冷了幾分。
天子一怒,伏尸百萬,千里盡赤!
“多年來,感激陛下的信任和各位大人的支持,從此各奔前程,不再相見!”
李恪說完,果斷轉(zhuǎn)身。
說什么雷霆雨露都是君恩?
別開玩笑了。
他是李恪,是富可敵國的第一人!
“逆子,你必將后悔。”
李二怒吼。
“混不下去了,別來懇求朕恢復(fù)你的皇子身份。”
聲音撕心裂肺。
“混不下去?陛下,可還記得昔日,御書房中說的話?說大唐能步入盛世,仰仗的全是我!”
李恪語氣平靜,步伐卻未曾停歇。
他的話,讓文武面面相覷。
這是在貶低圣上?
他怎么敢如此放肆!
李二一時語塞,陷入沉默。
想當(dāng)年,自己因為和皇后吵架,多喝了兩杯,緊握著李恪的手,發(fā)自肺腑的多說了幾句。
“朕有你這兒子,朕之幸也。將來的,有機會一定改立太子……”
但自己終究是一國之君,豈能容忍四子功蓋己身?
秦瓊皺眉,覺得李恪太激進(jìn)了。
交出商業(yè)機密,去涼州當(dāng)番王罷了,日子不依舊美滋滋?
實在不必如此小題大做。
他立刻擺出老丈人的姿態(tài)。
“殿下,你一旦跨出這道門檻,你與我女兒的婚約便就此作罷。
大丈夫應(yīng)能屈能伸,未經(jīng)風(fēng)雨,何來彩虹?
你若就此離去,便是老臣看走了眼!”
那聲音,猶如臭雞蛋,直撲李恪后腦勺。
老不死的腦子沒病吧?
如果他今日妥協(xié),那么從此命運便不再由自己掌握!
而秦瓊的話更是荒謬至極。
作為他的準(zhǔn)丈人,非但不為他辯護(hù),反而站在李二的立場,對他施加壓力?
荒謬!
“秦大人請便,草民身份低微,實在不足以匹配令小姐!
就此別過,各自安好!”
說完,李恪加快腳步,離開大殿。
李二氣得快要爆炸。
他握著天子劍的手劇烈顫抖。
胸中怒火翻騰,像烈火一般炙烤著他的五臟六腑。
然而,剛才那股要殺死李恪的沖動已經(jīng)消失,漸漸感到后悔。
他不允許自己重蹈覆轍,做出殺死至親的事情。
突然,李二心頭一亮,意識到李恪的話有幾分道理。
盡管外表看起來依舊憤怒,但他的內(nèi)心已經(jīng)開始冷靜。
李承乾沒有勸阻,表情和之前一樣,但內(nèi)心卻在狂喊:“殺了李恪。”
李恪跨出大殿的剎那,松了口氣。
他沒判斷錯,李二如他推斷的那樣。
一個重視自己形象的皇帝,不會隨意殺人,更不會殺害自己的兒子。
李二凝視著李恪的背影,直到完全看不見。
“逆子,氣死朕了。”
李二再次怒吼,并且用力將劍扔在地上。
即位五年,這是他第一次那么憤怒、失落。
“父皇,別生氣,保重龍體。三弟他……他……正處于叛逆期。”
李承乾道。
話語中充滿了對李二的關(guān)心和對李恪的理解。
“朕沒有那個逆子!”
李二怒吼著,揮袖退朝。
以前,遇到憤怒的事,李二總是下意識去找長孫皇后。
然而這次,他沒有去,而是直接前往御書房。
李二坐在龍椅上,面色重歸平和,目光深邃而莫測。
“李君羨,朕要徹底弄清楚這一切。”
李二的聲音低沉,在御書房內(nèi)回響。
冷靜下來后,李二意識到事情并非如他所見。
剛才在大殿上,他只是想乘機壓李恪一頭。
讓李恪知道,他是獨一無二的皇帝。
加上多次被怒火影響,才會失去理智。
“是。”
禁軍大統(tǒng)領(lǐng)李君羨接令后,迅速離去。
半個時辰后回來。
“啟奏陛下,老鴇交代,那花魁昨晚親口透露,有蒙面人給了她一大筆錢,讓她贖身。
不知怎么的,就出現(xiàn)在了三皇子府。具體還需調(diào)查……
三皇子府管家說,殿下昨夜和往常不一樣,一杯酒就醉的不省人事,人是他抬進(jìn)屋內(nèi)的。”
話落,御書房內(nèi)陷入一片沉寂,壓抑得令人窒息。
李君羨低垂腦袋,大汗淋漓。
“這么說來,朕大體是錯怪了那逆子,被人算計了?”
李二的聲音冰冷。
他端坐在龍椅之上,雙手緊握椅頭的龍雕,臉色陰沉可怕。
憤怒到極致,反而顯出一種令人畏懼的冷靜。
“陛下,是否要追回殿下?”
李君羨的聲音微微顫抖,不敢直視皇帝那威嚴(yán)的臉。
“不必,那逆子自會求歸。”
良久,李二才開口。
那聲音淡然如水,卻蘊含著勝券在握,似乎一切盡在掌控中。
三皇子府昨日深夜發(fā)生辱殺事件,消息迅速傳遍。
多數(shù)下人因恐懼牽連,一早就逃了。
僅剩寥寥幾人留在客堂。
一名管家,兩名丫鬟,和四名護(hù)衛(wèi)。
李恪回來時,管家洪天擦去淚水,堅決道:“殿下,不管陛下如何裁決,我們留下的人都會誓死效忠您。”
李恪環(huán)視一圈,露出溫和的笑容。
“我要去涼州,快收拾收拾,立刻走。”
四年前,李恪就被封為蜀王。
李二本來想給他江南的封地,被他拒絕,偏偏要了最荒蕪偏僻的涼州。
外人看來,他一直大力發(fā)展京城,帶百姓過上了好日子。
實際,他早已明修棧道暗渡陳倉,暗中發(fā)展涼州,給自己準(zhǔn)備了一條后路。
只是沒想到,卸磨殺驢的這一天會來的那么快。
淑妃宮。
李恪生母楊淑妃住處。
震驚之余,陷入了昏迷。
等她醒來已經(jīng)是兩天后,淚水如斷線珍珠般滑落,臉色較之往日更顯蒼白。
“恪兒,即使娘親不要這條命,也定要為你討回公道。”
楊淑妃默默流淚,眼中燃燒著熊熊仇恨之火。
她壓抑著內(nèi)心的痛苦,艱難起身。
時光荏苒,轉(zhuǎn)眼間過去二十日。
秦瓊府內(nèi)。
秦菲兒身著緊身衣裳,手握長刀,在后院中猶如暴風(fēng)掠過勁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