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6-26 23:05:53

“那也不應該啊,怎么會都賣完了呢?”李世民喃喃自語:“還有那么多人沒買到?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“我聽人說,百姓們一買就是幾十斤,買的多的,三四百斤的都有呢!”小太監(jiān)小心翼翼的回答道。

李世民這才反應過來。

誰家會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才會出門買生活必要的物資?

一般多少都會稍微屯一點柴火什么的,在家放著應急。

現(xiàn)在又碰到了這種便宜好用的燃料,那肯定是要多屯點在家里,免得以后沒得用了。

他這才想起來,之前蘇明就警告過他,這么多的黑炭根本不夠賣的,想要保證長安城內百姓的消耗,每天至少得送過去八十萬斤黑炭。

當時他還覺得是蘇明有些杞人憂天了,這么多的黑炭,怎么可能不購賣?

他還擔心,一下子帶這么多回來,會賣不完呢!

李世民低估了百姓對這種便宜好用的燃料的喜愛程度。

按照這個程度下去,別說是五十萬斤了,就算是一百萬斤,也不夠長安城的消耗的。

更何況,不僅是長安城,長安城周邊的小小縣城需不需要考慮?其他的大型城市需不需要考慮。

但看黑炭這一行業(yè),每年能給國庫帶來的收入就不是李世民所能想象的。

單靠收取農民的農稅,怕是好幾年也抵不上這黑炭一年的盈利所得。

也就是蘇明沒有看到李世民的這幅樣子,真要是看到了,估計會在心里默默的吐槽一句少見多怪。

一百萬斤黑炭,聽上去很多,但換算下來,也不過是后世的六百噸而已。

后世隨便拉來一輛貨車載重量都能有十幾二十幾噸,這么多黑炭,二三十輛貨車就能解決。

要知道,這可是全大唐的首都,一整個城市一天的消耗量。

這點東西,蘇明還真沒放在眼里。

想到這里,李世民不由得放聲大笑。

但隨即,他便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。

如果明天城內沒有黑炭售賣了,那百姓還不得翻天了?

一想到這,李世民頓時手腳冰涼,他只恨當初為什么沒有答應下來,多帶一些黑炭回來。

哪怕只能多頂半天也行?。?/p>

只是李世民萬萬沒想到,蘇明早就給他準備好了一切。

就在長安城開始售賣黑炭的時候,源源不斷的黑炭也從桃源縣被送到了長安城。

當李世民頂著黑眼圈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,心中五味雜陳。

更是堅定了要把蘇明拉到朝中當大臣的意愿!

別的不說,單說這份為陛下分憂的心思,九成九的大臣都做不到這一點。

隨著新年臨近,長安城的黑炭售賣的生意也已經持續(xù)了整整一個月。

每天都有大量的黑炭涌入長安城,大家慢慢也習慣了,知道每天都將會有用不完的黑炭送進來,因此對黑炭的囤積就沒那么熱情了。

但長安城內黑炭的銷量卻是不降反漲。

因為新年臨近,到長安城來采購年貨的人也越來越多。

隨著大量流動人口的涌入,大家發(fā)現(xiàn)了這么一個好用且省錢的東西。

對于那些鄉(xiāng)下人來說,這些黑炭并不是很有吸引力,這些人一般離林子不遠,他們想要獲取能用的燃料一般不會太過困難。

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對這個就不感興趣了。

黑炭這東西,最主要的就是便宜。

大冷天的,能用得上燃料,誰還愿意冒著冷風跑到林子去砍柴呢?

林子里也是十分危險的,有各種野獸,尤其還是冬天,那么冷。

因此,很多鄉(xiāng)民在離開之前,也會帶走很多黑炭,以供家庭使用。

……

皇宮內,李世民的面前擺著的是一份厚厚的計算資料。

這上面詳細的記錄了上個月,關于黑炭的銷售的利潤記錄。

深深的吸了一口氣,李世民懷著激動的心情翻開了這份記錄。

他直接略去了前面那些毫無意義的廢話,而是直接翻到了最后面,看到那個令人目眩的數字,饒是經歷過大風大浪,李世民也忍不住微微吸了一口冷氣。

“居然有……這么多?”

短短一個月的時間,光是黑炭銷售帶來的純利潤,就已經達到了上萬貫!

這可是除去了貨款,除去給負責此事的各級關于官員小吏發(fā)放的俸祿所剩下來的純粹的利潤。

二者,僅僅只是長安城一個城市,一個月的利潤!

如果把黑炭的銷售網絡普及到各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乃至全國的其他城市。

單憑這一項,每年的的利潤就足以讓稅收至少翻一倍!

商業(yè)的威力跨越了千年的時間,提前在人間的帝王面前露出了自己的獠牙。

李世民畢竟是明君,他很快便意識到,這種國之利器,絕對不能淪落到任何一個人手中。

能夠掌握他的,有,也只有國家,只有陛下!

除此之外,他還看到了很多更深層次的東西。

這么龐大的銷售量,肯定需要更多的人手來維持這個體系的運轉。

如此一來,將會有大批百姓因此而受益。

更重要的是,國家不僅不需要為此付出什么,反而能因此獲得龐大的稅收。

在整個過程當中,所有人都在受益,國家賺了稅收,百姓用得起燃料了,還有人因此得到了做工的機會。

這影響的又何止是千家萬戶。

被時代所局限的李世民只能認識到這里了,而這背后所隱藏的危機,他并未發(fā)現(xiàn)。

現(xiàn)在的李世民已經忍不住,想要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蘇明了。

這次出行,他依舊是只帶了少數的幾個人,免得自己的行蹤被暴露了出去。

這次來到桃源縣,李世民發(fā)現(xiàn)似乎有點不太一樣了,但又說不出來哪里不一樣。

四處打聽,李世民終于在一家小餐館找到了正在涮火鍋的蘇明。

“你來的正好,這才剛開始吃,來來來,坐下一塊吃吧!”看到李世民,蘇明熱情的招呼他坐了下來。

“說起來,我也的確還沒吃飯。”李世民哈哈一笑,也沒有什么顧忌,一屁股坐了下來,毫不客氣的開始大吃特吃。

第20章 暴利

“那也不應該啊,怎么會都賣完了呢?”李世民喃喃自語:“還有那么多人沒買到?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“我聽人說,百姓們一買就是幾十斤,買的多的,三四百斤的都有呢!”小太監(jiān)小心翼翼的回答道。

李世民這才反應過來。

誰家會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才會出門買生活必要的物資?

一般多少都會稍微屯一點柴火什么的,在家放著應急。

現(xiàn)在又碰到了這種便宜好用的燃料,那肯定是要多屯點在家里,免得以后沒得用了。

他這才想起來,之前蘇明就警告過他,這么多的黑炭根本不夠賣的,想要保證長安城內百姓的消耗,每天至少得送過去八十萬斤黑炭。

當時他還覺得是蘇明有些杞人憂天了,這么多的黑炭,怎么可能不購賣?

他還擔心,一下子帶這么多回來,會賣不完呢!

李世民低估了百姓對這種便宜好用的燃料的喜愛程度。

按照這個程度下去,別說是五十萬斤了,就算是一百萬斤,也不夠長安城的消耗的。

更何況,不僅是長安城,長安城周邊的小小縣城需不需要考慮?其他的大型城市需不需要考慮。

但看黑炭這一行業(yè),每年能給國庫帶來的收入就不是李世民所能想象的。

單靠收取農民的農稅,怕是好幾年也抵不上這黑炭一年的盈利所得。

也就是蘇明沒有看到李世民的這幅樣子,真要是看到了,估計會在心里默默的吐槽一句少見多怪。

一百萬斤黑炭,聽上去很多,但換算下來,也不過是后世的六百噸而已。

后世隨便拉來一輛貨車載重量都能有十幾二十幾噸,這么多黑炭,二三十輛貨車就能解決。

要知道,這可是全大唐的首都,一整個城市一天的消耗量。

這點東西,蘇明還真沒放在眼里。

想到這里,李世民不由得放聲大笑。

但隨即,他便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。

如果明天城內沒有黑炭售賣了,那百姓還不得翻天了?

一想到這,李世民頓時手腳冰涼,他只恨當初為什么沒有答應下來,多帶一些黑炭回來。

哪怕只能多頂半天也行啊!

只是李世民萬萬沒想到,蘇明早就給他準備好了一切。

就在長安城開始售賣黑炭的時候,源源不斷的黑炭也從桃源縣被送到了長安城。

當李世民頂著黑眼圈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,心中五味雜陳。

更是堅定了要把蘇明拉到朝中當大臣的意愿!

別的不說,單說這份為陛下分憂的心思,九成九的大臣都做不到這一點。

隨著新年臨近,長安城的黑炭售賣的生意也已經持續(xù)了整整一個月。

每天都有大量的黑炭涌入長安城,大家慢慢也習慣了,知道每天都將會有用不完的黑炭送進來,因此對黑炭的囤積就沒那么熱情了。

但長安城內黑炭的銷量卻是不降反漲。

因為新年臨近,到長安城來采購年貨的人也越來越多。

隨著大量流動人口的涌入,大家發(fā)現(xiàn)了這么一個好用且省錢的東西。

對于那些鄉(xiāng)下人來說,這些黑炭并不是很有吸引力,這些人一般離林子不遠,他們想要獲取能用的燃料一般不會太過困難。

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對這個就不感興趣了。

黑炭這東西,最主要的就是便宜。

大冷天的,能用得上燃料,誰還愿意冒著冷風跑到林子去砍柴呢?

林子里也是十分危險的,有各種野獸,尤其還是冬天,那么冷。

因此,很多鄉(xiāng)民在離開之前,也會帶走很多黑炭,以供家庭使用。

……

皇宮內,李世民的面前擺著的是一份厚厚的計算資料。

這上面詳細的記錄了上個月,關于黑炭的銷售的利潤記錄。

深深的吸了一口氣,李世民懷著激動的心情翻開了這份記錄。

他直接略去了前面那些毫無意義的廢話,而是直接翻到了最后面,看到那個令人目眩的數字,饒是經歷過大風大浪,李世民也忍不住微微吸了一口冷氣。

“居然有……這么多?”

短短一個月的時間,光是黑炭銷售帶來的純利潤,就已經達到了上萬貫!

這可是除去了貨款,除去給負責此事的各級關于官員小吏發(fā)放的俸祿所剩下來的純粹的利潤。

二者,僅僅只是長安城一個城市,一個月的利潤!

如果把黑炭的銷售網絡普及到各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乃至全國的其他城市。

單憑這一項,每年的的利潤就足以讓稅收至少翻一倍!

商業(yè)的威力跨越了千年的時間,提前在人間的帝王面前露出了自己的獠牙。

李世民畢竟是明君,他很快便意識到,這種國之利器,絕對不能淪落到任何一個人手中。

能夠掌握他的,有,也只有國家,只有陛下!

除此之外,他還看到了很多更深層次的東西。

這么龐大的銷售量,肯定需要更多的人手來維持這個體系的運轉。

如此一來,將會有大批百姓因此而受益。

更重要的是,國家不僅不需要為此付出什么,反而能因此獲得龐大的稅收。

在整個過程當中,所有人都在受益,國家賺了稅收,百姓用得起燃料了,還有人因此得到了做工的機會。

這影響的又何止是千家萬戶。

被時代所局限的李世民只能認識到這里了,而這背后所隱藏的危機,他并未發(fā)現(xiàn)。

現(xiàn)在的李世民已經忍不住,想要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蘇明了。

這次出行,他依舊是只帶了少數的幾個人,免得自己的行蹤被暴露了出去。

這次來到桃源縣,李世民發(fā)現(xiàn)似乎有點不太一樣了,但又說不出來哪里不一樣。

四處打聽,李世民終于在一家小餐館找到了正在涮火鍋的蘇明。

“你來的正好,這才剛開始吃,來來來,坐下一塊吃吧!”看到李世民,蘇明熱情的招呼他坐了下來。

“說起來,我也的確還沒吃飯。”李世民哈哈一笑,也沒有什么顧忌,一屁股坐了下來,毫不客氣的開始大吃特吃。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