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12-23 17:31:24

“呦呵,這里也有護城河昂。”王雁上前觀望,一條寬溪圍城而設,卻平靜異常。

前世自己守沮陽被蔡希德踹了下來,掉入護城河里,最終來到這個世界。

王雁緩慢走近,河水倒也清澈,并不算混濁,他蹲下來撲哧洗臉,青年模樣混著臟水流動可見。

王雁還是那個王雁,不算俊俏卻也充斥英氣,然而面色最多得仍是憔悴、櫛霜沐露。

“快快快!聽說嚴家大小姐城北為窮人施粥送饅頭,嚴家大小姐真是千古大善人啊,我們趕緊進城!不然就沒吃的了!”這時有一對同樣衣著七破八補的男女匆忙進城。

王雁直接起身,喝道:“不吃飯怎么能行?”

嚴大小姐?城北?

背上的青荒原本沉重,也由于動力而輕盈不少,腳步斐然向風,王雁渾然不知,跟著那對男女向城北跑去……

還是要思考一些辦法的,活下去的辦法,從軍?或者投靠某個勢力?王雁也有想過獨行天下一事,然而目前還做不到,因為餓?。?/p>

嚴大小姐的飯,王雁他吃定了!

卻說王雁隨那對男女前往城北,由于人生地不熟,只能緊跟他們。

而到達這里后,已經人潮涌動,城北本身是菜市一類的城匯,現在更顯擁堵。

王雁踮腳去望,臺上那女子最為矚目。

明眸皓齒一點紅,秀外且慧中。

王雁嘆氣,大唐楊貴妃引領前世豐腴之美,而如今身處異地,見到不同于豐腴的“瘦”美,反而略顯不適應。

如果不出所料,臺上這位應該就是嚴大小姐了吧。

王雁又環(huán)顧四周,發(fā)現這里的難民,都是艱難竭蹶之人。

而臺下眾人包括王雁在內都在渴望地盯著那位女子,與其說是盯著那位女子,不如是盯著她身后的那桶白粥,晶瑩剔透,這才是難民們前來的目標。

而成堆的饅頭同樣誘人,他們這般急于求食,如同嗷嗷待哺的幼崽。

王雁沒有與難民擠兌,反而在遠處尋到一個小販詢問一下情況。

只見小販腫泡眼十足,色咪咪地盯著臺上。

“話說兄弟,臺上女子為何人也?”王雁湊近,明知故問,只是想多了解一些嚴小姐的情況。

“啥?你竟然不認識嚴大小姐?”

那個小販看傻子似的盯著王雁,嘴直接未合攏過。

“哈……那個……兄弟抱歉,我……自南而來鹽安城,確實對咱們這里的情況不甚了解。請問兄弟能否為小弟解決困惑?”王雁哂笑。

小販這才收起懷疑心思,不由審視王雁,雖然眼前這人衣衫襤褸,卻生得身材魁梧,一表人才之相(論洗臉的重要性),加上那根背后被爛布包起來的棍子,倒也不像一個乞丐。

于是他清清嗓子,開始徐徐道來。

原來嚴華為嚴家大女兒,常施善行,曾組織過南鹽百姓南修筑堤,破壞了每年七月來襲的禁荇妖潮,又自建學堂教授流民幫助數千百姓自助生產,為南鹽當地稱善,后善德傳頌上至晉安郡,驚動了天朝圣請,上層權衡之下天降神匾。

斷縑零璧,字字如金,猶如神光煥發(fā),匾書:“南鹽出嚴女,華中善菩薩。”

自此南鹽嚴家名聲大噪,嚴華之名響徹南鹽,此地之人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。

“所以嚴大小姐施粥一事是真的?”王雁若有所思。

“自然是真的啦,嚴大小姐每周都會來城北三次,為乞丐與流民提供食物,真是我鹽安縣的大善人?。?rdquo;小販笑談間充滿自豪感,竟流出些許水涎。

愛慕了大小姐這么多年,每周她施粥自己都會前來,然而階級距離,自己只能偷偷摸摸地在遠處看看她,也許這輩子就夠了……

小販心想間忙擦去嘴角之物,免得太顯尷尬。

王雁也并無惡意嘲笑小販,畢竟前世自己一開始也是寒門仕子,后來科舉不第,加上亂世漸起初象,自己則主動參軍,曾經落魄的自己也愛慕過一個世家之女,然而后來因為門戶原因,也不了了之。

王雁浮想聯翩,一個久違的身影如影浮現。

妍希……

全名為趙妍希。

她永遠不同于那些蠻橫無理的世家女,她明事理,喜樂理,善彈焦尾,是王雁心中的蔡文姬。

起初上元節(jié)二人相遇,兩廂情愿。然王雁雖為將軍,仍不被趙家主所喜,趙家主反而鐘情于關東韋家,希望趙妍希嫁于韋家四公子,妍希自然不同意,尤其那次不顧她父親反對,為王雁險些殉情一事,讓王雁更是心懷愧疚,忙于四處征戰(zhàn)時常傳遞來信,不敢負卿。

奈何那個大唐已然不復存在……

相恨不如潮有恨,相思始覺海非深……

回不去了……我終究還是負了你……

情悲至此,王雁未讓眼淚滴落,卻也眼圈發(fā)紅。

小販有他不能道言的苦衷,王雁也有自己深藏內心的痛苦,二人此刻盡皆無話,這般靜默俄而隨著越漸嘈雜聲而被打破。

“好了,感謝兄弟解惑,吾先排隊領粥,若有緣,后會有期。”王雁拱手拜謝,隨人流開始排隊領粥。

小販揮手淺笑,繼續(xù)在暗處偷瞄嚴華。

隨著隊伍愈來愈短,終于輪到王雁領粥。

一個丫鬟手持木勺,舀了一大勺倒入碗中,又一個丫鬟取了兩個饅頭。

“大恩不致謝。”王雁不同于其他難民,先拱手相謝,才領過自己那一份,緩步離開人群,找了一處無人的地階坐下。

嚴華眼眸閃爍,不知再想什么。

看著碗中盛滿的白粥,王雁就著饅頭慢慢吃完,戰(zhàn)時狼吞虎咽,閑時細嚼慢咽,這是唐軍旅給他的一些經驗。

“咕咚咕咚……”

隨著白粥入肚,不再饑腸轆轆,至少有了一絲飽腹感,而身體得到少量補充,背上所帶來的負壓感也逐漸消失。

第4章嚴華

“呦呵,這里也有護城河昂。”王雁上前觀望,一條寬溪圍城而設,卻平靜異常。

前世自己守沮陽被蔡希德踹了下來,掉入護城河里,最終來到這個世界。

王雁緩慢走近,河水倒也清澈,并不算混濁,他蹲下來撲哧洗臉,青年模樣混著臟水流動可見。

王雁還是那個王雁,不算俊俏卻也充斥英氣,然而面色最多得仍是憔悴、櫛霜沐露。

“快快快!聽說嚴家大小姐城北為窮人施粥送饅頭,嚴家大小姐真是千古大善人啊,我們趕緊進城!不然就沒吃的了!”這時有一對同樣衣著七破八補的男女匆忙進城。

王雁直接起身,喝道:“不吃飯怎么能行?”

嚴大小姐?城北?

背上的青荒原本沉重,也由于動力而輕盈不少,腳步斐然向風,王雁渾然不知,跟著那對男女向城北跑去……

還是要思考一些辦法的,活下去的辦法,從軍?或者投靠某個勢力?王雁也有想過獨行天下一事,然而目前還做不到,因為餓?。?/p>

嚴大小姐的飯,王雁他吃定了!

卻說王雁隨那對男女前往城北,由于人生地不熟,只能緊跟他們。

而到達這里后,已經人潮涌動,城北本身是菜市一類的城匯,現在更顯擁堵。

王雁踮腳去望,臺上那女子最為矚目。

明眸皓齒一點紅,秀外且慧中。

王雁嘆氣,大唐楊貴妃引領前世豐腴之美,而如今身處異地,見到不同于豐腴的“瘦”美,反而略顯不適應。

如果不出所料,臺上這位應該就是嚴大小姐了吧。

王雁又環(huán)顧四周,發(fā)現這里的難民,都是艱難竭蹶之人。

而臺下眾人包括王雁在內都在渴望地盯著那位女子,與其說是盯著那位女子,不如是盯著她身后的那桶白粥,晶瑩剔透,這才是難民們前來的目標。

而成堆的饅頭同樣誘人,他們這般急于求食,如同嗷嗷待哺的幼崽。

王雁沒有與難民擠兌,反而在遠處尋到一個小販詢問一下情況。

只見小販腫泡眼十足,色咪咪地盯著臺上。

“話說兄弟,臺上女子為何人也?”王雁湊近,明知故問,只是想多了解一些嚴小姐的情況。

“啥?你竟然不認識嚴大小姐?”

那個小販看傻子似的盯著王雁,嘴直接未合攏過。

“哈……那個……兄弟抱歉,我……自南而來鹽安城,確實對咱們這里的情況不甚了解。請問兄弟能否為小弟解決困惑?”王雁哂笑。

小販這才收起懷疑心思,不由審視王雁,雖然眼前這人衣衫襤褸,卻生得身材魁梧,一表人才之相(論洗臉的重要性),加上那根背后被爛布包起來的棍子,倒也不像一個乞丐。

于是他清清嗓子,開始徐徐道來。

原來嚴華為嚴家大女兒,常施善行,曾組織過南鹽百姓南修筑堤,破壞了每年七月來襲的禁荇妖潮,又自建學堂教授流民幫助數千百姓自助生產,為南鹽當地稱善,后善德傳頌上至晉安郡,驚動了天朝圣請,上層權衡之下天降神匾。

斷縑零璧,字字如金,猶如神光煥發(fā),匾書:“南鹽出嚴女,華中善菩薩。”

自此南鹽嚴家名聲大噪,嚴華之名響徹南鹽,此地之人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。

“所以嚴大小姐施粥一事是真的?”王雁若有所思。

“自然是真的啦,嚴大小姐每周都會來城北三次,為乞丐與流民提供食物,真是我鹽安縣的大善人?。?rdquo;小販笑談間充滿自豪感,竟流出些許水涎。

愛慕了大小姐這么多年,每周她施粥自己都會前來,然而階級距離,自己只能偷偷摸摸地在遠處看看她,也許這輩子就夠了……

小販心想間忙擦去嘴角之物,免得太顯尷尬。

王雁也并無惡意嘲笑小販,畢竟前世自己一開始也是寒門仕子,后來科舉不第,加上亂世漸起初象,自己則主動參軍,曾經落魄的自己也愛慕過一個世家之女,然而后來因為門戶原因,也不了了之。

王雁浮想聯翩,一個久違的身影如影浮現。

妍希……

全名為趙妍希。

她永遠不同于那些蠻橫無理的世家女,她明事理,喜樂理,善彈焦尾,是王雁心中的蔡文姬。

起初上元節(jié)二人相遇,兩廂情愿。然王雁雖為將軍,仍不被趙家主所喜,趙家主反而鐘情于關東韋家,希望趙妍希嫁于韋家四公子,妍希自然不同意,尤其那次不顧她父親反對,為王雁險些殉情一事,讓王雁更是心懷愧疚,忙于四處征戰(zhàn)時常傳遞來信,不敢負卿。

奈何那個大唐已然不復存在……

相恨不如潮有恨,相思始覺海非深……

回不去了……我終究還是負了你……

情悲至此,王雁未讓眼淚滴落,卻也眼圈發(fā)紅。

小販有他不能道言的苦衷,王雁也有自己深藏內心的痛苦,二人此刻盡皆無話,這般靜默俄而隨著越漸嘈雜聲而被打破。

“好了,感謝兄弟解惑,吾先排隊領粥,若有緣,后會有期。”王雁拱手拜謝,隨人流開始排隊領粥。

小販揮手淺笑,繼續(xù)在暗處偷瞄嚴華。

隨著隊伍愈來愈短,終于輪到王雁領粥。

一個丫鬟手持木勺,舀了一大勺倒入碗中,又一個丫鬟取了兩個饅頭。

“大恩不致謝。”王雁不同于其他難民,先拱手相謝,才領過自己那一份,緩步離開人群,找了一處無人的地階坐下。

嚴華眼眸閃爍,不知再想什么。

看著碗中盛滿的白粥,王雁就著饅頭慢慢吃完,戰(zhàn)時狼吞虎咽,閑時細嚼慢咽,這是唐軍旅給他的一些經驗。

“咕咚咕咚……”

隨著白粥入肚,不再饑腸轆轆,至少有了一絲飽腹感,而身體得到少量補充,背上所帶來的負壓感也逐漸消失。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